独家专访︱苏甦:书画世家的水墨丹青

中国水墨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在古代丹指丹砂,青指青雘,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中国画常以墨色为主,以丹青色彩为辅,因此这样的中国画也称为水墨丹青画

 

著名国画家苏葆桢继承任伯年、徐悲鸿、张书旂等近现代画坛大师的绘画精神和技法,虽历尽坎坷仍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他奉献给热爱艺术的人们丰富多彩的作品,特别是独树一帜的葡萄图,使他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画坛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本期《TODAY艺时代》荣幸的邀请到了苏葆桢之子,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中国画学会理事,重庆民盟画院副院长——苏甦老师。


书画世家 一脉相传


当苏甦老师谈及为何会对中国水墨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坦言道,出生在这样一个书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是他最终决定走上这条道路的重要原因。1964年苏甦老师刚刚4岁,那时他的父亲苏葆桢先生已经开始了大量的绘画创作,虽然年纪尚小,不懂太多,但是在耳濡目染中苏甦老师也渐渐在成长。

 

一直到了1972年,当时有一个名叫重庆工艺美术研所,邀请苏葆桢老师前去绘制工艺品,12岁的苏甦老师便一直陪在父亲身边,看着父亲绘画。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苏甦老师尝试着画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张素描。在随后的日子里,苏甦老师便一直在父亲苏葆桢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绘画。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传统技法,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直到1985年苏甦老师进入大学,正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绘画之路。

在苏甦老师的工作室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关于葡萄的艺术作品,其实这也是苏式家学一脉相传的表现。苏甦老师说,在中国或者在西方绘画里面都有画葡萄的,画的作者也很多,例如徐渭、齐白石、吴昌硕等等,包括苏葆桢先生的老师张书旗也画葡萄。可虽然题材都是葡萄,但画的方法却并不一样。

由于苏葆桢先生在中央大学学习的时候是受教于徐悲鸿,徐悲鸿在教育中就强调中西文化好的都要学,所以苏葆桢先生就将西方绘画的素描结构、光影关系与中国绘画的笔墨表现进行了结合。画出来的葡萄水墨淋漓、立体感也非常强。

 

这样的葡萄绘画方式可以说是苏甦老师的独门家学了,因此苏甦老师也把这个独特的技巧继承下来了不断的创作,也将这样的技法传给下一辈的学生,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


继往开来 再添新意


苏甦老师除了在葡萄的绘画中继承传统家学,也在新的领域有所探索与发现。在大学的期间,一次到重庆綦江的写生经历让苏甦老师对山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以后又到四川美院跟李文信老师继续探讨学习了山水画,一直到教书十几年以后,又到中央美院跟贾又福先生又讨教山水画。

 

在不断的学习之中,苏甦老师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花鸟画形式——大花鸟。它有别于传统观的折枝花鸟,不是一枝一叶一朵花,而是整棵树、整片花,然后再穿插于山川、溪流、云雾,形成一种博大雄伟、厚重大气的全景花鸟画。

在苏甦老师的工作室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作品,十分震撼。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他多年来在山水花鸟画上的研究和创作,呈现出他在花鸟画艺术探索上不懈努力的学术精神和勇于开拓的艺术胆识。


文化没有优劣 艺术不要单一


在如今这样快节奏发展的新时代里,世界上探讨得更多的绘画艺术仍然是西方的油画。其实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也是非常优秀的艺术,在当今社会下,怎样让它们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是我们文化艺术工作者们必须肩负的责任。

 

苏甦老师曾经也到西方世界去学习了解过,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的强势,文化艺术的话语权更多的掌握在了西方人手里,他们强调的是西方的油画与绘画艺术。相反,由于我们东方近代以来的势弱,在东方文化艺术的宣传方面也显得比较薄弱。

但文化不分先进和落后,艺术也不能单一。现在我们的国力强盛了,因此要下更多的功夫去推广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艺术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世界人民了解我们东方的文化。

 

泓艺九洲作为继上海自贸区、北京综保区之后全国第三个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国际艺术品交易平台,在当今这样的大时代大背景之下,非常愿意帮助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进行普及传承,也特别希望苏甦老师接下来在文化艺术的传承方面,能够与泓艺九洲有更多的交流与探索。